《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速览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区域协调发展
【摘要】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要求协调好人口集聚与地区差异、培育经济增长极与追求空间正义、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总量增长与结构转型、发扬本地优势与融入全球市场这五对矛盾关系。瞄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重点明晰区域协调发展的三个重大问题,即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以高质量发展确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路、以共同富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以新发展格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动能,最终可统一归结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为了更好地以区域协调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亟需顺应经济规律,引导人口空间再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进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普惠性,推动绿色低碳成为主流发展方式。
【作者简介】孙久文(1956—),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邹(1997—),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蒋治(1995—),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口负增长与人口高质量发展
★人口负增长早期阶段的新人口机会
——原 新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杜鹏(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老年学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人口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童玉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口负增长应对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政治·行政
制度变迁动因研究:一个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整合性分析框架
【摘要】新制度主义各流派的制度变迁动因,可以根据是否与行为主体直接相关大致分为非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相应地产生了外生路径和内生路径,但基于单一流派视角的动因论证路径缺乏完整性和有效性。近年来,新制度主义各流派融合与观念整合趋势明显,受此启发,结合外生和内生两种路径,建构出一个整合非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具有动态变化的制度变迁动因分析框架。非主体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和突发冲击因素;主体因素包括行为者自身偏好的变化和行为者之间权力关系的变化。非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二者相互联系,不断沟通,在不同的层次上通过外生途径和内生途径对制度变迁产生作用,形成了动态分析模型。
【作者简介】杨伟国(1969—),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韩轶之(1996—),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静宜(1999—),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研究的战略定位与主要议题:一个分析框架
【摘要】近年来,中国协商民主研究在概念和实践层面实现了广度和深度的拓展,经历了“国外理论译介”“理论本土化”“协商民主制度化”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从学术史的脉络来看,构建协商民主体系是中西协商民主研究需要解决的共同理论性问题。当下,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的研究本质是以实践为导向,通过理论要素、制度要素、效能要素、话语要素四大关键议题的设置,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效能体系和话语体系,使协商民主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社会层面的主要需求相匹配,从而为推动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的构建提供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引。
【作者简介】宋雄伟(1983—),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若凡(1999—),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内法规与国家监察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科学意蕴与实践要求
【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五个方面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第一次把“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重大历史意义。这一论断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通过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走在时代前列”的科学意蕴,即以理想信念为精神本质、以科学理论为思想基础、以坚定实践为根本要求、以自我革命为政治品质。以此为标准衡量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实践,可以看到,时代选择和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创造、引领着时代。面对未来,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解决百年大党独有的难题,将不断提高继续走在时代前列的能力和水平,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简介】王伟华(1971—),女,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副教授;席伟健(1981—),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晓呼(1959—),男,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教授。
地方政府与治理
社区情绪:生成机制与治理策略
【摘要】为探索社区治理与建设的内生性路径,基于社区的共同体属性,研究提出“社区情绪”这一概念并就此讨论,可得出相关治理策略。社区情绪是指一定时期内社区居民的共享性心理体验,它源于社区居民所具有的共性互依的社区生活需要,通过居民间交往互动,经由情绪反应、情绪推理、情绪循环与强化等一系列心理过程而生成,为促进居民的社区认同提供了必要的情绪基础。从社区情绪的视角可以看到:一方面,居民基于对社区情绪的感受和理解,可通过情绪选择与表达推进社区参与,共享社区情绪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社区管理者基于对社区情绪的内涵与形成机制的把握,可通过制定社区情绪指标及其监测,关注与回应社区居民的现实需要,增强社区认同与凝聚力,疏导与培育社区情绪,引导正向社区情绪,化解消极社区情绪,从而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作者简介】井世洁(1974—),女,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杨宜音(1955—),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莹(1981—),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公约何以有效?——基于制度层级的分析
【摘要】居民公约何以有效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议题。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遵循结构—功能分析路径,搭建制度层级分析框架,将居民公约视为由法律政策层、管理规范层、行动操作层三个制度层级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规则体系。在该框架指导下,剖析河南省X市Y社区个案发现:居民公约制度层级体系因行动操作层断裂出现行政导向挤压公约自主性空间、参与缺乏引发公约认同感不足、内容宽泛造成公约操作性有限、监督缺位导致公约约束力式微等困境,致使公约悬浮失效。居民公约制度层级耦合能够充分发挥公约功能,提升公约建构自主性、公约主体共识性、公约内容合理性和公约实施可行性,有效激励和约束居民,促使居民公约落地有效。研究发现,居民公约有效的生成逻辑在于建构了激发居民主动性和潜能的制度层级关系,即通过制度层级主体联结、制度层级权力彰显、制度层级领域拓展,实现公约主体角色重塑、公约权力优化配置、公约资源开发整合。
【作者简介】陈伟东(1964—),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张彩云(1993—),女,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新时代系统观念的思想渊源及其价值意蕴
【摘要】系统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代表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维趋向,反映了人类思维发展的最新态势。追根溯源,系统观念是对人类四大先进思想文化的继承发展。其一,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创新发展;其二,对中国传统整体思维观的现代辩证;其三,对现代系统科学系统思维观的融合借鉴;其四,对中国共产党人系统思维观的凝练升华。理清系统观念的思想渊源及其价值意蕴,这是运用系统观念解决中国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思想前提。
【作者简介】成龙(1964—),男,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朱双鹏(1996—),男,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劳动所有权与“马克思正义悖论”问题
【摘要】围绕由“塔克—伍德命题”所引发的“马克思正义悖论”问题,西方左翼学者进行了数十年的争论,但正如罗尔斯所指出的,解答这一悖论问题的关键在于,澄清马克思是否使用了某种特定的正义观念来批判资本主义。而劳动所有权便属于这一正义观念。劳动所有权,分为以自我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和以占有他人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后者而非前者,被分析马克思主义者视为代表资本主义的法权与正义原则。实际上,这是一种“错位理解”,低估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家的狡猾性与欺骗性,未能准确把握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非正义性的文本场域与历史语境。近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谱系所标榜的一直是自我劳动所有权。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对劳动所有权进行了双重批判,阐发了劳动与所有权同一规律与分离规律的“辩证转变”,进而揭露了资本主义所承诺的正义的虚伪性。在未来社会中,应实行真正的劳动所有权和更高阶的需要所有权。
【作者简介】梁燕晓(1990—),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讲师。
法律·社会
行政处罚中智能行政裁量的实践隐忧与进路调适
【摘要】在自动化行政背景下,行政处罚中裁量权面临着不公开、少互动、僵化裁量、无逸脱等实践运行隐忧,并影响着处罚结论的公正性。为此,需要明确智能裁量在行政裁量中的载体地位,努力实现行政裁量时公平与正义的动态平衡。调适行政处罚中的智能裁量权行使:根据处罚案件的复杂程度、裁量基准的有无和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多少对智能裁量介入限度进行分级构造;统一裁量基准立法,在裁量基准中初步制定智能裁量的具体规则;构建裁量基准转化的可视化制度,破解“算法黑箱”的难题;在自动化裁量决策系统中设计智能裁量程序规则,避免自动化处罚中相对人程序权益被无限压缩;在自动化裁量决策系统中应用智能裁量逸脱机制“,唤醒”裁量基准中的逸脱条款。
【作者简介】王青斌(1977—),男,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翁明杰(1997—),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摘要】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和完善过程中,虽然已经关注到行政权的作用并对其作了初步规范,但从现行规定来看,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错位现象依旧明显:一方面,在以维护环境公益为目的的制度预设和司法能动理论的共同影响下,司法权存在僭越行政权之嫌疑;另一方面,行政权的优先性和专业性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环境行政执法前置程序缺失,法院立案后告知制度不合理,行政权在审判阶段和执行阶段的作用也未得到有效彰显。因此,要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实现司法权与行政权的优势互补,既要严格遵守司法权的谦抑性和被动性,又要尊重行政权的优先性和专业性,注重发挥“行政权协助司法权”之功能。
【作者简介】杨雅妮(1978—),女,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彩票业的心理基础及其可持续发展之策
【摘要】彩票业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带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但其博彩属性也容易诱发一些彩民在购彩行为中出现问题,即问题购彩行为。购彩行为尤其是问题购彩行为的存在以人的成瘾性心理机制(如逐利动机和认知偏差)为基础,若对这些心理机制过度使用则会反噬彩票业的公益性。因此,彩票业应该着力提升全链条的公益属性,从彩票收益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提升彩民财经素养,矫正其问题购彩行为,确保彩票业和彩民心理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辛自强(1975—),男,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一鑫(1998—),女,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研究生。